释义:
“举一反三”的意思是指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。
出处:
春秋·孔子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典故:
孔子的弟子很喜欢围在孔子的周围向他请教为人、为政、为学等问题。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围坐在一起讨论为学的问题。孔子说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,想说却说不出来时,就不去开导他;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却又想不通时,就不去启发他。我举出一个墙角,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,如果不能的话,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。
寓意:
在求知的道路上,人们应该学会触类旁通,这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。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由一件事物推及其他事物,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视野,增加我们的学识。